Skip to content

卧室与卧具的选择

卧室的准备

光线控制

  • 卧室照明宜采用 暖色照明 ,暖黄柔和的光源能营造舒适的氛围,让身体和精神放松下来。;
  • 睡眠时 一片漆黑的状态是最好的 。可以为卧室准备一个遮光性强的窗帘,睡前关闭一切待机光源,若无法在入睡时降低光照强度,可用一个舒适的眼罩帮助隔光。

温度控制

温度稍低的卧室能使体温达到更舒适的水平,有助于更快的入睡。冬季卧室温度大体应保持在19℃,其他季节22℃。

冬天若使用电热毯的朋友,建议在睡前预热,以防被窝太热影响体温降低。夏天可以在睡前调低卧室温度,等入睡1~3小时后升温。

这是因为刚入睡时身体会自动调降体温,有助于入眠,入睡后体温随室温变化而变,如果室温过低,容易在后半夜或清晨冷醒。

噪声控制

卧室窗户尽量选择隔音效果好的玻璃窗户,若环境噪音不受自己的控制,并影响休息,可以尝试使用耳塞或者白噪音缓解。

保持整洁和空气新鲜

勤做卫生,让休息的地方保持干净整洁。卧室白天应保持阳光充足(以防潮湿之气滞留)和 空气流通 ,以降低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可以养成在每天早上打开卧室窗户通风的好习惯。

安全感

上述条件的准备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营造一个安全感强的环境。卧室具备安全感才能够让人放松、定心,更好达到休息效果。

除此之外,还可以参考以下形式来营造卧室的安全感:

  • 贴一些暖色调、淡颜色(暖白色、粉红色、黄色、蓝色等)的墙纸;
  • 不宜摆放太多家具和杂物,以免造成压抑感;放些小玩偶,让周围变得温馨;
  • 在枕套背面滴几滴自己喜欢的香气的精油,熟悉的味道会让人安静下来。

注意事项

卧室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入睡的场所,特别对于入睡困难的朋友,不要养成在床上玩电子设备或者办公的不良习惯,要做到上床即闭眼, 让床成为只是睡觉的场所 ,长此以往,一上床便自动有睡意袭来。

枕头的选择

长期“高枕无忧”、不垫枕头、枕头太高或太低往往会造成一些身体部位出毛病,短期可能会导致酸痛不舒服,长期可能引发大问题。脊柱和颈部是有弧度的,一个舒适的枕头可以使颈椎、肌肉、韧带等处于自然放松状态,达到休息目的。

枕头的选择

合适的枕头应充分支撑脖颈部和头部,使颈部和脊柱处于一条水平线上。

颈部和脊柱同一水平线

一个好的枕头应高度适宜、要有透气性和舒适性。具体可以从枕高、枕芯材料方面入手,作为选择适合自己的枕头参考。成人枕高一般以10~15cm合适,具体尺寸因人而异。年轻人可稍低,年纪大后要稍高些,因为颈椎的柔软度会随年龄改变,愈老愈僵硬,所以年龄越大就需要更多的支持。女性一般要选更低一些的枕头,男性可以选择稍微高一些的枕头。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枕高?

把枕头 垫到脖子处 (不能垫到肩膀,也不能只垫到后脑一半之处),平躺时, 下巴最低处若朝天 ,就表示枕头太低;若 下巴往下压 ,即枕头太高; 下巴应该保持水平 ,才是舒服且正确的枕头高度。

不同枕芯,不同质感

  • 荞麦枕芯:天然材质,冬暖夏凉,可以随着头部移动而改变形状,比较舒适。荞麦枕不宜清洗,最好定期在太阳下晾晒。;
  • 羽绒枕芯:蓬松度较好,可以给头部较好支撑,而且不易变形,透气性好,但是不便清洗。;
  • 记忆塑形枕:慢性回弹,耳朵会比较舒适,但是聚热、散热性差,且材质易发生氧化。;
  • 天然乳胶枕:弹性好,支撑力强,不易变形,且清洗方便,但价格相对较贵。;
  • 人造纤维枕芯:便宜但不实用。缺乏弹性,不透气,易结块变形,舒适感不佳。

使用枕头注意事项

  • 平睡(仰姿)时,枕头要刚好从整个头部一直垫到脖子,不能垫到肩膀,更不能只垫到后脑一半之处,膝下最好安置一个小枕头。;
  • 侧睡时枕头高度要加高一倍,两膝间也要夹个小枕头。;趴睡最好避免,因为颈椎会承受过大压力。;
  • 不论姿势再怎么正确,固定太久都不宜,久了一定要换一换,睡觉要翻身,坐久要站起来动一动,脊椎才能保养好。;
  • 建议每3个月左右清洗一次,枕头清洗后,建议放在阳光下暴晒,这样能杀菌消毒,枕头也会更加干燥,晒好后可以拍打一下枕头,使枕头更加蓬松。

床垫选择

床是睡软点好呢?还是硬点好呢?床垫应该选择软硬适中,一般选择形变在5厘米的床的床垫较好。若是床垫太硬,身体和脊柱没办法放松,脊柱会直接挺起来,加重腰部的疼痛,带来不适。

所以有腰椎间盘突出等腰部问题的朋友,不建议睡硬板床或者过硬的床垫。太软的床垫易陷落,起身困难,对骨骼逐渐疏松的老年人来说,还是选择硬度较高的床垫为宜。

合适的床垫要 对我们的身体各个部分要有充分的支撑 ,其中最基本是 仰卧时能保持腰椎正常的生理前凸,侧卧时保持腰椎不侧弯

合适的床垫

由于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比如睡姿(正卧/侧卧)、体重、身高等不同,选择上也有不同。体形偏胖或脊柱本身不稳定的人,重力作用会使身体组织向下陷,因此适合适中偏硬的床垫,此类材料有棕榈、3D材料等。

体形偏瘦或脊柱相对健康的人,为避免接触面积小引起的局部压痛不适及软组织紧张问题,应选择适中偏软的床垫,此类材料有乳胶、记忆棉等。

床垫厚薄不是关键,床垫软硬挑选原则是,不能硬到不变性,也不能软到变形太大。 建议大家尽量在实体店试过后再选择。

如何判断床垫软硬

  1. 平躺时的测试方法:平躺在床上,手掌向下,用手在颈部、腰部及臀部到腿部之间这几个区域向下伸手通过,如果手很容易滑过,且背部与床垫间没有空隙,那么这个床垫是合适的。如果有明显的间隙,床垫可能太硬了。如果把手伸进去很费劲,那床垫就太软了。;
  2. 侧躺时的测试方法:侧躺的时候,如果能感觉到床垫和身体的接触从肋骨、骨盆,直到脚踝都很贴合,那么这个床垫是比较适合的。如果不能,说明床垫太硬了。如果感觉髋部快要贴到床板了,说明床垫太软了,长期使用会出现骨盆的相关问题。

床垫的软硬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