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
不论心脏骤停在何处发生,均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最新证据表明:
- 即使未处于心脏骤停状态时,接受胸外按压的患者受到伤害的风险也较低。
- 非专业施救者无法准确识别患者是否有脉搏。
- 不对无脉搏患者实施初级心肺复苏术(CPR)的风险超过不必要胸外按压所造成的伤害。
名词解释
心肺复苏(CPR)是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抢救呼吸、心搏骤停者生命的医学方法,可以通过徒手、辅助设备及药物来实施,以维持人工循环、呼吸和纠正心律失常。
复习: 如何识别突然晕倒的工友是否是心脏骤停
呼叫工友无反应,无呼吸,无脉博,该怎么办呢?
因溺水发生心脏骤停该怎么办?
心肺复苏顺序从: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变为:先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按压
大声呼救和摆放体位
应立即呼叫帮助,自行或请他人拨通“120”,准备开始心肺复苏术(启动急救反应系统),有条件者同时获取自动体外除颤仪(AED);
应将心脏骤停的工友仰卧至 “安全坚实” 的平面上, 若有脖颈损伤,禁止移动头颈,应固定,以保护头颈 ;
为保证按压时力量垂直于胸骨,施救者可根据工友所处位置的高低,采取跪式或站式(需要时,用脚凳垫高)等不同体位按压。
当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我们一个怎样胸外按压呢?
胸外按压(一轮心肺复苏循环里的第一步)
解开衣物,充分暴露胸壁;
定位: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水平;
手法:双手交叉互扣,掌跟(掌跟为用力点)一字形重叠,手指上抬;
姿势:双臂绷紧垂直,上半身前倾垂直向下用力按压,双肩连线中点在按压点正上方,连续快速有力,确保胸廓充分回弹。
深度:成人5-6cm,8岁以下儿童应按压深度至少达到胸廓前后径的1/3,儿童5cm,婴儿大约4cm;
频率:100-120次/分钟( 但第30次后,需要进行人工呼吸 );
次数:按压30次/循环(时间15-18秒最佳);
边按压边数数:01、02、03.......30,按压同时观察患者面部情况(如有好转立即停止;面色回血,指压回血红润)
人工呼吸前发现口腔有异物怎么办?
开放气道
检查是否有口鼻异物(双手大拇指按住下巴确保把拇指按住下嘴唇并在下颚牙齿上),头向后一点查看是否有异物;
清除口鼻异物(双手护在患者耳朵位置,轻轻向一边倾斜;扣住下巴打开口腔,将手指伸入口中清除异物,头部归位);
仰头举颏法( 头颈部损伤,应固定禁止移动 ),置气道开放状态(一手五指并拢,放在额头位置;一手食指和中指并拢,放在下巴硬骨位置,双手同时用力将气道打开)
清理异物后,我们怎么进行人工呼吸呢?
人工呼吸(一轮心肺复苏的最后一步)
手法:拇指、食指捏住鼻翼两侧(放在额头的手,另一手不变动),轻吸一口气;
张嘴完全包住患者双唇,缓慢,用力吹气(做好个人防护:口罩、薄衣物等,正常吸气吹气);
观察胸廓是否起伏(余光),再松口,松鼻;次数:2次/循环。
做完好几个循环后,该怎么做呢?
五个循环后评估
重复胸部按压、人工呼吸,每个循环比例为30:2进行;
5个循环5个循环后重新快速评估、判断意识,脉搏和呼吸,复苏成功送医院继续抢救,检查CT等;
合上衣物,和患者说“你好刚才晕倒了,我已为你做了急救措施并拨打120,在救护车来临之前我都会陪伴着你,直到救护车到来”,CPR流程如图:
复苏不成功继续心肺复苏,若有会使用AED的人员,可以帮助早期除颤(可按照AED说明书按步骤准备除颤),将除颤仪完全充电、准备除颤时,再中断心肺复苏,除颤完成后立即继续心肺复苏,尽量不要中断心肺复苏。整体流程如图。
什么时候不实施心肺复苏呢?
什么时候不实施心肺复苏
- 施救者施救时可能造成自身严重损伤或处于致命的危险境地;
- 存在明显不可逆性死亡的临床特征(如尸体僵直,尸斑,斩首,身体横断,尸体腐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