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犬咬伤、猫咬伤

编者的话

猫、狗咬伤的危害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于局部软组织、血管、神经的穿刺伤,如被大型犬咬伤甚至有可能导致骨折;另一方面则是感染狂犬病毒的风险,特别需要重视的是狂犬病的病死率接近100%。

咬伤后首先进行暴露风险等级的评估

  1. Ⅰ级:皮肤完好的情况下接触、喂养或被舔,属于Ⅰ级暴露。Ⅰ级暴露只需清洗暴露部位即可;

  2. Ⅱ级:无明显出血的轻微擦伤、抓伤、轻咬或无明显出血的伤口,属于Ⅱ级暴露。若肉眼无法判断皮肤是否破溃时,可用酒精擦拭暴露处,如有疼痛感,则表明皮肤存在破损;

  3. Ⅲ级:有明显出血的单处或多处穿透皮肤的咬伤或抓伤,或破损皮肤被舔或黏膜被动物体液污染的,属于Ⅲ级暴露;

II级暴露及以上应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疫苗。

伤口处理

最好在3~5分钟内使伤口得到充分冲洗,用肥皂水(1%浓度的肥皂水即可导致狂犬病毒的死亡)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清洗咬伤和抓伤的每处伤口至少15分钟,之后可再用碘伏、医用酒精消毒伤口。

狂犬疫苗接种

并非每家医院都提供狂犬疫苗的接种,可在互联网上以犬科门诊或地方动物病疾控中心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找到所在地区提供接种狂犬疫苗的医院,立即前往接种狂犬疫苗。

狂犬疫苗接种的“四针法”、“五针法”

四针法,即在0天、7天、21天接种,首次接种2针

五针法,即在0天、3天、7天、14天、28天各接种1针

注:“0天”指接种第一针那天,一般是被咬当天。

实用建议:十日观察法

如果伤人动物在10日观察期内保持健康,或者经可靠的实验室使用恰当诊断技术证明该动物未患狂犬病,则可以终止免疫接种。

十日观察法仅限于家养的犬、猫,且伤人动物需有2次明确记载的有效狂犬病疫苗接种史。十日观察法可以提前终止疫苗接种,不等于无需接种狂犬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