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击伤
名词解释
电击伤,俗称触电,是短暂接触36V以上,或者持续接触24V以上的电源造成的损伤。电流经过身体转化成热能,还可以造成电烧伤。所以电击伤主要表现为局部的电烧伤和全身的电休克,导致呼吸麻痹和心跳停止。其中,重度电击伤往往症状丰富,而且并发症多,后遗症顽固。
本篇粗略按受伤严重程度介绍电击伤的医院外紧急处理办法,并简单介绍触电可能造成的并发症和后遗症。
重度电击伤
如何识别重度电击伤?
重度电击伤一般症状较为严重,可表现为昏迷、休克、呼吸心跳骤停,局部出现皮肤烧伤、甚至碳化,关节强直性屈曲,甚至骨折。
电击所致伤口最突出的特点是,皮肤创面小,但皮肤下深度组织损伤广泛。
伤者附近往往有裸露电线、电源、高压电线塔,尤其小心低洼、有积水的环境。
名词解释
强直是一个症状类型,肌肉不受意识控制地持续收缩,导致活动不能自如。如关节强直性屈曲,就是指关节因肌肉不受控制地持续收缩而保持弯曲状态,施加外力也不易拉开。
如何对重度电击伤伤者进行现场急救?
警告
小心为上,不然容易变葫芦娃救爷爷哦。
实用建议——五步解救触电伤员
离电。根据现场情况可判别工友倒地是否为电击所致,如果确定为电击伤,现场急救第一步应使其迅速脱离电源,最安全的方法是切断现场电源,高压电源可联系相关部门断电。或用干木棒,干竹竿等不导电物体将带电体扒开,或可用带绝缘刀柄的刀斧剪等斩断带电电线。救助者勿用手直接推拉,以保自身安全
立即拨打120
心肺复苏。如触电工友失去意识,确认周围环境安全后,按CPR步骤判断工友意识、心跳及呼吸等体征,具体可以参照 心肺复苏。
创面处理。对于电烧伤的创面进行消毒和包扎,减少感染,工友的皮肤如果有大面积烧伤,具体可以参照 烧伤与晒伤 ,但是注意不要用毛巾、毛毯等易掉毛的敷料包扎!
触电并发伤害。触电可能会有高处坠落或被电击抛开的情况,如果工友四肢严重变形,比如可触及坚硬的异常凸起,或断骨刺破皮肤,应按 骨折 情况处理具体骨折相关处理措施。要考虑可能有脊髓损伤,搬运伤者时应注意搬运方式,对颈椎等部位施加稳定性保护。
编者的话
少数人触电后,心跳呼吸会变得极其微弱,甚至 暂时 停止,处于 “假死状态” ,需要认真鉴别,如果出现呼吸停止、心脏停搏,在周围安全的情况下,开始心肺复苏。在专业人员及设备到位前,请勿轻易放弃对触电者的抢救。
部分严重电击伤者可能刚刚触电后症状不重,但1小时后可突然恶化,应对电击伤保持重视。
轻度电击伤
名词解释
轻度电击伤是症状相对较轻的电击伤,一般皮肤创面较浅较小,但仍会可能伴随疼痛并引起肌肉收缩、惊恐、面色苍白、头晕头痛、心脏不适等症状。
就医建议
即便是轻度的电击伤,受伤范围较小的电击伤,仍然建议尽早就医。
尤其是触电部位有肉眼可见的烧伤时。
和重度电击伤一样,有的轻度电击伤也有症状迟发的现象。
触电后一周甚至以上,触电部位出现的血肿、间歇疼痛、发麻、无力等症状仍可能与电击伤有关。
电击伤的并发症、后遗症
触电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主要分为3种:电流对人体电生理的伤害,其中电流引起的肌肉强直收缩对周围组织的压迫伤属于电流的间接伤害,这里单独列成一类。最后就是本篇开头提到的,电流经过人体组织转化成热能,造成的烫/烧伤。电击伤的并发症与后遗症也以这3个方面为主。
电击伤常见并发症、后遗症
局部烧伤。
神经系统后遗症或并发症,可出现失明、耳聋、周围神经病变、脊髓病变,亦可发生肢体瘫或偏瘫。
少数高压电触电者可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脏器局部坏死、甚至性格改变。
大面积烧伤或肌肉收缩的挤压导致大量组织的损伤和溶血,可引起高钾血症。
低血压、液体及电解质紊乱和严重的肌球蛋白尿可引起急性肾损伤。
常见的且应当予以重视的后遗症,主要是心脏(心慌、心悸)和神经相关的后遗症。
心脏相关的后遗症,有的需要长期服药,或者长期备药、定期复查,心脏后遗症急性发作的急救措施具体可参照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心肌梗死 。
神经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这就是为什么即便是轻度的电击伤也建议尽早就医,对神经损伤的治疗越早,神经功能恢复的可能就越高,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可能越小。
实用建议:老生常谈的安全用电倡议
最后,怎么样才有效避免触电带来的伤害呢?当然是,不要触电啦。
日常生活中注意用电安全,雷电天气不撑有金属的雨伞,不在树下躲避雷雨,不直接用手触摸裸露电线,无故不靠近电工设施,电器着火不能用水浇灭等等。
工作场所中发现漏电等电气安全隐患,劳动者有权督促相关责任方尽早消除隐患。
更详细的用电安全守则,请参考专门的电气安全手册。